家族企业财富传承
028-85179073
13980621109
当前位置:首页 > 家族企业财富传承 > 中国有产家庭财富传承法则: 我们不叫富二代
中国有产家庭财富传承法则: 我们不叫富二代

古语说:“富不过三代”,这似乎是人的本性。首代创业者競競业业、吃苦耐劳,创下偌大家业;二代人目睹父辈创业的艰辛,受到父辈的教育影响,也能够守住家业甚至有所发展;而到了第三代,他们从小沉溺于财富,只懂享受,家族基业自然要走下坡路。

  一手打造富豪排行榜的胡润曾说:“在中国,一个企业能做十年就已很不容易了,能维持到第四代的可能只有0.1%。富不过三代有两个原因:其一,随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子孙渐多,所以到第三代的时候,他们手中各自持有股份,很难保证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其二,一部分企业发展的模式是第一代开创、第二代管理、第三代消费,可能到了后面,品牌还在,价值已经不在了。”

  有产家庭的财富该如何传承?

  其实,“富不过三代”魔咒的奥秘就在于继承模式。个性十足的富二代已经开始从上一辈手中接收股权和企业管理权,未来十年将是他们接班的高峰期。如何合理安排家族的股权、职位传承,作为父母到底该给孩子留下什么?房子、车子,还是企业?

  世界上没有比免费更贵的东西,如何传承财富,才能让后代保持对财富的“饥饿感”,而不失去创造财富的能力,显然只给钱是不行的,还要教给他们创造财富、保护财富的能力,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他们在财富的辅助下,拥有健康、积极的人生。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途中,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对于大部分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来说,从其出生时就身负传承家族财富的使命,根本不用等到年富力强时再去顿悟。

  对于家族企业,执掌者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成长曲线,所以,家族企业的财富传承如同皇权更迭,既可能孕育转折涅槃的机会,也可能是家道中落的起点。

  职业经理人,靠边站

  今天的中国舆论场,推崇代表着先进管理思路的现代企业制度,学者们也在反复论证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诸多好处,也许,家族企业并不是那么意气风发,在被提及时甚至还裹挟着一些忸怩、朴素过分的土气,但事实是,家族企业的生命力毋庸置疑。

  克林•盖尔希克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在世界企业中占65%~80%,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属于家族企业。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也发现,“大部分企业——包括美国和所有其他发达国家——都是由家族控制和管理的。”

  家族企业不仅具有数量优势,也有不可小觑的竞争优势。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创业领导力讲座教授Randel Carlock指出,金融期刊的一些专题研究在对标准普尔500指数内的家族控制企业与非家族控制企业的表现进行对比后发现,家族企业的表现略胜一筹。

  在中国,哪里有商业喘息的机会,哪里就有破土而出的家族企业。

  市场的闸门打开,家庭与家族规则轻而易举地从根深蒂固的传统中浮出水面,被创富者用以建立新的集体认同。中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以家族企业的形式“摸着石头过河”,看似原始、粗粝,却是生命力最强的草根生存和蓬勃模式:亲情做担保的融资,使创业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迎刃而解;创业领袖能力欠缺、员工素质不高,都被“为自己和亲人干”的热情与不遗余力所弥补;所有权与经营权、受益权的高度统一,身兼老板和员工,使得磨洋工、开小差、吃里爬外、中饱私囊等种种见不得光、拿不上台面的小动作也难觅踪迹。

  直到今天,家族经营模式仍是民营企业的主体模式,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表示,根据估算,家族式经营的企业占民营企业的95%以上。除了旗帜鲜明地表示“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的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以及辞去电器董事局主席及董事职务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等少数企业家外,不管本土舆论多么痛心疾首地列举家族企业的种种弊端,大部分民营企业家仍不为所动。

  企业家对家族企业的执著,注定绕不过继承。与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西方家族企业不同,中国家族企业的继承为“双重继承”,这源于富一代对职业经理人的忌惮。经济学家钟朋荣道出了他们的部分心声:“很多人包括专家都在呼吁把企业交给‘阿姨’去养。谁不想自己轻松呢?但中国有几个‘阿姨’能让人放心呢?刚把小孩给她,她就宰了吃了。”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名声并不好听:自身爆出道德瑕疵坏了“企业一锅好汤”;临阵倒戈与外来资本联手“鸠占鹊巢”;与创业者“道不同不相为谋”被迫辞职,转身便历数企业种种罪状……过程让人寒心,结果大都惨烈。如此“狗血剧情”多了,民营企业家对其更为忌惮,职业经理人也声名狼藉,更加落魄。

  “任人唯贤”不如“任人唯亲”,不管从血缘关系亲疏还是年龄优势上,传承给他们的子女都合情又合理。

  二代们的接班路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感慨:中国今天的财富增加跟30年前相比,就好像是做了一场梦。如果一个人一觉睡了30年,今天醒来一看,不会认为是在中国,会认为好像到了外国。

  30年后,富二代的父辈为他们积累了更多的创富资本,不会再有一代企业家惯用的故事开场白——白手起家。

  第一代企业家中的大多数,原本不过是普通人,工人、农民、教师、个体户、复员军人,甚至是失业者,他们在穷途末路和无限落寞中乘势而出,历经坎坷却也获机遇垂青,为他们的第二代奠定了现实的基础。而富二代可以仰仗的不仅是父辈的资源,还有摧枯拉朽式的社会发展。今夕往昔,换了人间。正在或即将接过父辈手中权杖的富二代,面临的商业环境比他们的父辈要温润、平和、有序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富二代唱主角的商业社会会一马平川。

  30年间,即使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没有真正脱胎换骨,形形色色的“中国特色”游离其中,被当做停滞不前的借口。至今为止,民营经济在产业空间、融资渠道和产权改革等方面仍然不能做到毫无束缚。他们的父辈大都靠制造业发家,而“中国制造”已全然没有了曾经的风光。低成本优势的光环越来越暗淡,人口红利拐点将至,同时,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软肋如技术、品牌和管理等仍然存在。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命中注定的机会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在那个混沌迷茫、鱼龙混杂同时又暗涌着无数令人眼花缭乱机会的初始阶段,混乱性促使他们不顾一切采用各种手段抓住创富机会。如今,那些光怪陆离的炫目时光一去不复返,日渐成熟的商业时代规则已逐步完善,人们倾向于中规中矩地在“正剧”里淘金,很难再得到最大、最多实惠的豪放时刻。如果富二代离开父辈的庇护,效仿他们的父辈亢奋并不顾一切地纵深跳入商业的迷魂阵,很容易一无所获甚至血本无归。

  商业正从无序的混沌状态向有序过度,二代们很难再闪耀超越父辈的光环。

  “我要创业”

  由于30多年前改革开放那个特殊的时间坐标,中国企业家的创富神话也大都从那时候开始,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也是在那时陆续出生。如今,最具时代特征的“80后”已过了而立之年,当其中的富二代渐渐长大,有了不同尺度的选择自由,汹涌的接班大潮中开始不时出现逆流,他们坚持异于父辈的方向,踌躇满志地宣称要做“创二代”。

  在《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所提到的受访者中,有46.4%的人选择了创业,创业资金多在50万至200万元之间,主要资金来源为亲戚朋友、银行贷款和父母资助,其中父母和朋友之间的借贷为种子资金的中坚力量。对于子女创业,父辈也的确左右为难,他们一边担心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大好的时光都用来试错,一边安慰自己这多少也算是接班之前的磨砺,不管成败都是财富。

  这些执拗的年轻人自有他们的道理。父辈参与的“惊涛拍岸”的市场化大潮让他们心潮澎湃,充满英雄主义的传奇经历让他们摩拳擦掌,急于证明自我的价值与能力。富有进取和冒险精神的他们希望扮演突破性的角色,将家族企业帝国的荣耀覆盖到商业版图上从未标注过的角落。

  长期受现代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熏陶,信息的爆发式传播与增长让他们更善于饮水思源时保持足够的理性,他们渐渐意识到,父辈从事的家族企业,多是从小摊点、小门面、手工作坊壮大而成,演变为蔚为壮观的民营企业,富二代开始以挑剔的眼光打量其家族企业,这些曾给他们及整个家族带来荣耀与财富的企业,已经在时代的背后踉踉跄跄,两代人经营理念的冲突已不可避免地划出沟通的鸿沟。

  其实,另一个刺激富二代们创业神经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创富企业家中出现的更多年轻的面孔。丁磊、张朝阳、李彦宏、陈天桥、江南春、马化腾……他们年轻又有学识,很多有留洋背景,文质彬彬中隐隐透着生机勃勃的创富野心,他们在短短的10年甚至5年内完成了财富的迅速积累,而更重要的是,尽管他们积累财富的速度已经超越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暴发户,但从来没有人认为他们是暴发户,他们大多“玩”的是高科技等新兴产业,以上市为杠杆撬动财富。不知不觉中,这些全然没有早期企业家草莽之气的年轻一代,成为了富二代新的榜样。

  资本会下蛋

  近些年,势不可挡的股市以及股权融资等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改变了中国民营企业渐进式生长的规则。资本急于寻找会下蛋的鸡,而最容易被资本扼住咽喉的民营企业,也张开双臂呼唤资本入驻,利用资本下更多的蛋。

  光芒万丈的“市值时代”以无限的热情塑造一个又一个创富神话,晃得富二代眼花缭乱,而国外PE、VC的蜂拥而入,国内创投的遍地开花,也让他们看到撬动资本杠杆的机会。

  不少企业家抱怨富二代不懂人情世故,对错综交织的社会环境全无概念,但在“时代”世故上,这些年轻人却比他们的父辈都要主动和擅长。当父辈为实业利润降低所困时,他们却亲眼目睹目光精准的创投获得的惊人利润,于是开始动起了“钱生钱”的脑筋,也想凑凑“资本化”的热闹。见过“洋世面”的富二代对资本化十分推崇,他们愿意情绪高涨地参与资本化运动,除了撬动资本杠杆发展实业,更希望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其他实业的利润分红,不求占有,但求股份。

  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的儿子,出生于1971年的鲁伟鼎,23岁就接任万象集团总裁,除了通过重组并购不断增强“万向系”的阵势,资本运作也玩得风生水起,先后控股民生人寿,参股浙商银行、浙商基金等机构。2010年,鲁伟鼎出任民生人寿董事长,进一步凸显其在资本市场的魄力。

  “80后”的李兆会,2003年因父亲意外去世仓促接班海鑫钢铁,短短几年时间,海鑫钢铁非但没有没落,反因其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而名声大噪,民生银行、华冠科技、兴业银行中国铝业、益民商业、鲁能泰山等上市公司都留有李兆会重金参与的烙印。

  借助父辈提供的荣耀平台,他们多次在资本市场撑竿跳,是资本与事业两条腿走路的凶猛派,出手之快、狠、准,连久经沙场的富一代都刮目相看。

  梳理了当下中国富裕阶层财富传承的现状,富一代恐怕更加焦虑了,在两代人不断的摩擦和妥协中,能够顺利把自己拥有的财富和商业模式传给下一代已经是千难万难,社会商业环境的变迁又让父辈引以为傲的经验和人脉的传承障碍重重,能留给下一代的还有什么?我们口中的“富二代”可能影响着未来30年中国财富的走向,只让他们继承财富显然远远不够。

王雪红,这个更胜父辈的女强人,因为家庭的关系,她比普通人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并没有躲在父辈的福荫下,而是靠自己抓住机会,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虽然这个帝国目前还不那么稳定。

  1958年出生的王雪红,和内地的多数富一代是同龄人,虽然顶着台湾首富女儿的光环,她已经独自打拼好多年,并在2011年成为了台湾新首富。

  不过在2012年,王雪红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一手创办的手机厂商HTC,股价大幅缩水超过一半,甚至比诺基亚跌的还多。官僚主义、缺少自有技术、产品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而在半年前,王雪红还是各大媒体恭维的富二代楷模。

  “独立的精神、乐观的个性、弹性的思想,以兴奋、紧张、竞争为其生活食粮,即便被打倒在地,也必然勇敢地站起来再次战斗”,这句话,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族奠定者的“家训”,也是王雪红的座右铭,只是不知道这句话还能支撑她走多远。

  不“拼爹”,拼实力

  父亲是台湾的“经营之神”,王雪红性格里的执著、倔犟、坚强和爽朗,像极了这个前任“台湾首富”,她也因此被称为“最像父亲的女儿”。王永庆是台塑集团的舵手与精神领袖,他用一生践行“追根究底”和“永续经营”的理念,尽管在这个拼爹的时代里,王雪红算是少有的幸运儿,但她并没有选择女承父业,而是选择了靠实力打拼。

  因为拥有优越的家庭环境,王雪红从小就被父亲“扔”到国外去读书,父亲对她的教育成为其日后成功的有力保障。美国加州伯克利的求学经历,使王雪红有了鲜明而独立的个性,那段岁月里,王雪红得到了开阔视野的大好机会,她经常一头扎在伯克利莱华人社区中心的图书馆,在那里读那些在国内读不到的书。

  作为成功的“富二代”,王雪红非常聪明的一点就是,她善于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善于抓住机遇和挑战。她曾说:“小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块海绵,总是在四处吸收东西,读书时常遇到许多古怪但十分有趣的人,没事的时候,我就在各个系里转。那时我还常去听台湾作家白先勇的课。一个人在美国,时间有很多,所以什么都想去尝试。”

  学成归来,王雪红并没有选择走进父亲的企业,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创业初期,王雪红的母亲理解女儿为了证明自己的心情,抵押房产筹集了500万,让她获得了开创事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成为她日后缔造企业帝国的基础。

  带着从父亲那里学来的韧劲儿和母亲的支持,王雪红创立了威盛电子,试图在男人主导的IT产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带着“外国人能做到,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的理念,她没有选择当时台湾盛行的、位于产业链下游的代工企业,而是选择了走高端路线,创办以芯片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威盛电子。

  王雪红一直坚持走高科技含量的道路,她带领威盛电子一步一步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横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和移动通讯芯片三大领域的芯片厂商,威盛集团旗下的另一匹“黑马”HTC,在智能机操作系统大战中,与强大的对手苹果对垒,在2011年坐上了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

  解决困难:父亲给的最美好的资产

  成功需要同时满足100个条件,但失败只需要满足一条即可。HTC从争做世界第一,到想尽办法遏制住下滑趋势,时间还不到一年。

  接触过HTC手机的人都能感觉到,HTC手机各个型号差别不大,软件是Google的,硬件做工也无突出之处,唯一独创的SENSE仅是有几个独特的功能和界面而已。而且HTC在内地的销售渠道十分诡异,水货泛滥,这些都让人不禁为HTC能否基业长青捏把汗。

  其实,现在把HTC的内部问题揪出来说一遍,意义并不大。因为整个手机行业正面临重新洗牌,同样采用安卓系统的摩托罗拉手机已经开始全球性大裁员,无数很便宜的山寨机也开始使用安卓系统,并且外形设计得和三星、HTC几乎一样。这几乎是每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都会遇到的问题。而王雪红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她是否有渡过这种难关的能力。

  父亲王永庆在世时,会把自己处理公事所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问题的始末都告诉王雪红,这是王雪红认为最美好的资产和受到的最好的教育。

  这种不畏惧困难和挑战的精神一直贯穿在王雪红的商业生涯中,最典型的就如当年的威盛,每开发一款新品,英特尔都会告他们“侵权”。不服输的王雪红飞往世界各地迎战英特尔的诉讼攻势,前后参加了100多场听证会,最终取得胜利。到现在,和苹果公司的每一场专利纠纷,HTC也是毫不退缩。

  台湾的“经济部长”施颜祥已经开始向民众呼吁多支持HTC,HTC内部也已经开始反省、酝酿改革。有着多年运作企业经验、连各大IT巨头都畏惧几分的王雪红,依然向外界散发着十足的魅力和信心。

  可能是受到父亲教育的影响,如今王雪红也把自己的两个儿子(老大17岁,老二11岁)送到美国求学。她从不干预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希望他们继承自己的事业。但或许正是这样,王氏家族却可以富过三代。

  Tips

  芮成钢曾经在微博里写道:“台湾首富的王雪红,陈文琦夫妇,净资产88亿美元。10年来在达沃斯常见到他们,没有名车、名表、名包,雪地里夫妻搀扶步行几里地开会。在台北常打出租车,自己开的是十几年的老丰田,问她为什么不换,她说:车没坏啊。陈文琦的T恤大衣也都旧得磨破了领口袖口。两人每年都投入巨资帮助弱势人群”。

目前,二代们还没有大范围接班,虽然他们学业有成,也或多或少接受了一些企业的历练,但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2011年,政协提案发布会上,刘永好在回答记者问题时,主动提出自己的女儿跟随自己到了会场现场,随着他的手指方向,媒体第一次将聚光灯聚向这个之前一直低调的女孩,她着装朴素,留着一头清爽的短发,似乎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她就是刘畅,刘永好之女,被圈里人称为新希望的“希望”。

  低调十年

  麦肯锡曾发布过一项研究数据: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7%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及以后还在经营。2010年胡润百富榜上,亿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43岁,少壮派(年轻的富豪和企业家二代)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6岁。未来10到15年,中国家族企业将迎来交接班高峰,财富的传承与消亡之间的碰撞,将来源于“富二代”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刘畅是个典型的“富二代”接班人,在父亲的悉心安排下,走了接班人培养道路的一般定式,那就是:跨国历练加基层锻炼。

  跟大多数“富二代”一样,刘畅按照父亲的规划,14岁就被送到美国留学,海外的求学经历大大开阔了她的视野,2002年,22岁的刘畅学成回国后并没有亮相于公众和媒体,而是以低调的姿态,在历练中等待绽放光芒的那一天。

  “李天媚”,是刘永好为女儿设计的第一步,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刘畅听从父亲的安排借用了母亲李巍的姓氏暂时用了“李天媚”这个名字,这样就可以远离媒体。接下来,刘永好并没有安排女儿直接进新希望的管理层,而是让刘畅先在北京接触政商关系,再到新希望的下属公司南方希望、新希望乳业学习,同时,刘永好也不忘安排女儿在新希望涉足的投资领域学习,全面了解和感受企业管理、资本运作,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做准备。

  2002年到2003年,刘畅在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任办公室主任;2003年到2004年,任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2004年开始担任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目前是董事长)。几乎一年一个台阶,从基础的岗位开始“轮岗”,现在,刘畅已将自己的兴趣延伸到了房地产领域,以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姿态,干练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

  也许这是一条目的明确、相对顺利的路,只需要时间的沉淀就会到达,但在刘永好看来,他是在用十年时间,“磨”出一个新希望的新领袖。

  华丽登场

  十年的积蓄,十年的沉潜,随后不久,刘永好又一手将刘畅推至新希望集团董事兼团委书记的位置,之后几次出席的公开活动,刘永好都作为女儿的观众让女儿尽情施展才华,他开始赞许女儿的成熟,并开始有意让女儿接手业务。

  2011年11月,新希望发布的公告中显示,随着新希望重大资产重组完成,董事会新增非独立董事5人,刘畅名列其中,首次进入到了新希望的董事会。

  对于接班,刘永好对女儿表示了选择上的尊重,但在这个用心良苦的父亲的重点培养以及保驾护航之下,刘畅接班新希望似乎已是情理之中。对于接班问题,她曾对媒体表示:“理论上讲,我是家族的成员,也是青年干部梯队的一员,不是没有可能成为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但集团有太多太多比我优秀的人才。接班的事情不好说,最重要的是看在那个时刻需要什么样的人,谁最适合那个位置。”

  作为普通80后的一员,刘畅虽然也有着“富二代”的一些标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大量经济资源,但她也像邻家女孩一样有闺蜜,一样喜欢K歌、玩微博。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她有一个不普通的父亲,面对新希望集团这个目前拥有7万名员工、4个支柱产业的大型跨国企业,她的使命感更强。

  “我们需要大量全面的、国际化的人才。我想,一个企业要发展,靠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大家的共同奋斗。我自己除了担任新希望集团董事,还在更多的学习当中。”刘畅说。

比尔•盖茨疑以慈善捐款规避遗产税

  2010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活动在欧洲国家遭到质疑和批评,许多德国富豪拒绝跟随他们的步伐捐出财产。带头的德国汉堡船运巨头彼得•克雷默表示,富豪捐身家承诺等于将应该缴税的钱捐出去,令富人凌驾于国家之上,影响公众利益。

  按照美国的法律,如果富豪要把遗产给子女,联邦政府会从中抽掉过半的遗产税。事实上,许多美国富豪都以慈善捐款的手段规避遗产税。欧洲媒体也对此次活动大泼冷水,很多评论都表示美国富豪与其参加“捐赠誓言”行动承诺捐款,“不如按时交税”。

  乔布斯遗孀被收高额遗产税

  苹果公司前董事长、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辞世后,名下至少三座房产置于信托机构名下,这一举动使得乔布斯的巨额财产数额和分配成谜.。乔布斯拥有555万股苹果股票(市值大约20.5亿美元)及1.38亿股迪士尼股票(价值大约47.4亿美元)。虽然在乔布斯去世后,其遗产被交由一个信托基金管理,以避免遗嘱认证税,但其税率仍然高达15%。乔布斯的遗孀收到的资本收益税账单高达8.67亿美元,这是她出售乔布斯持有的迪士尼和苹果公司近70亿美元股票的税金。这些税金的缴纳日期截止到2013年,过期税率将从15%上调至20%。而且到期之后,还可能被额外增收3.8%的收益税。

  李嘉诚分家

  2012年5月,84岁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正式向媒体公布了自己的财产分配方案。按照李嘉诚的分配方案,李泽钜将得到超过40%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权,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股权,这三块业务约有2000亿港元。而对于小儿子,李嘉诚也丝毫没有吝啬,李泽楷得到的现金相当于现在资产的数倍。港媒称,从分配的公平性角度来说,李嘉诚两个儿子分到的财产无论是实物还是股票、现金,从数量上来说,应该是旗鼓相当的。此外,李嘉诚还表示要留足资产给他的“第三个儿子”——李嘉诚慈善基金会。李嘉诚在自己身体还很健康的时候,就向社会公布了其财产安排,令股民和社会没有受到不必要的冲击,也没有引来不必要的争论。

  林心如婚前财产做信托

  2012年3月,身价上亿的林心如明确表示,如果她要结婚将会先把财产信托。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大胆猜测,影视娱乐明星的带头效应或会使得婚前财产信托“浮出水面”。在国外及港台地区,个人在婚前将自己的个人财产交予信托已经不是新闻,但是在国内,“婚前财产信托”这样的处置渠道尚未成型。

  梅艳芳防挥霍立遗嘱信托

  一代歌后梅艳芳香消玉殒已近9年,却依然无法从人们的视线中远去,与她有关的新闻时不时还会占据各大媒体的大幅版面,其中,她的上亿遗产尤其令人关注。

  梅艳芳生前知道母亲覃美金不善理财且喜挥霍,如果把财产一下子全给母亲,担忧母亲会一次性把遗产花尽,或被别有居心的人骗走。因此,梅艳芳选择了遗嘱信托,将近亿财产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打理,信托基金每月支付7万港元生活费给母亲,一直持续到她去世。

  但梅妈对女儿遗嘱不满,认为自己应该独得遗产,一度质疑梅艳芳生前成立的信托基金是否有效,认为梅艳芳签订遗嘱时,正在医院住院,健康逐步变差,怀疑她是在精神不佳的情况下,在遗嘱及信托基金上签名的。梅艳芳亿元遗产官司持续了5年,但最后法院的判决是梅妈败诉,梅艳芳生前遗嘱有效。

中国的富裕阶层,已经开始了解财富传承和规划的重要,但该怎么做,仍然有很多疑问。像离岸信托这样的业务在国外已发展得很成熟,但由于其本身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国人想了解它其实很难。围绕财富传承,《钱经》对9个常见又敏感的问题做了解答,以飨读者。

  1、移民会对财富传承产生哪些风险?

  对于中国内地的富裕阶层来说,复杂且细致的家族传承计划还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富裕阶层在进行传承计划的安排时,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家族内部的矛盾。只有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才能达成长久的稳定。中国内地高净值人士及其家人出于子女教育、税务规划、退休计划等原因,大多会参与境外移民计划。尽管移民中介对于各个移民地的溢美之词可谓铺天盖地,而移民安排很多时候也的确会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但是,很多现实的法律问题,在推荐客户选择移民地的时候,往往会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移民地与出生地之间的婚姻、继承等法律规定的不同,是高净值人士移民时要考虑的风险。

  2、跨国财产按遗嘱继承安全吗?

  对于中国的富裕阶层来说,在中国境外拥有财产并不鲜见,当财产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时候,对财产进行处分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这些国家的法律。遗嘱作为一种传统的遗产安排工具,其效力的认定、如何执行等问题,也会牵涉到不同法律体系的规定,使问题变得很复杂。例如,一个人在中国内地拥有房地产,在香港有银行账户,在美国拥有股票,如果这个人根据中国内地的法律制定了遗嘱,对其过世后在这些地区的财产的处分做出了规定,那当这个人去世的时候,要确保这份遗嘱得到有效的执行,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财产继承如果仅仅通过遗嘱来安排,一旦结果出了问题,往往无法弥补。

  3、涉及宠物的遗产安排怎么办?

  财富传承的安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把自己对所爱的人和物的情感,延续到自己生命结束以后。传承的背后,是一个人对家庭的爱和对社会的责任,而这种情感不仅可以投放在人的身上,还可以投放在动物身上。也行很多人会问:如果哪天我不在了,我的宠物怎么办?事实上,中国的法律是不承认宠物具有民事权利的主体资格的,因此,宠物不具有“继承”财产的权利。但是,可以通过写定遗嘱或者设立信托的形式,来保障宠物得到适当的照顾。而在两种方式之中,遗嘱存在一定的风险,信托则更为安全。

  4、到底要不要购买大额保单?

  购买大额保单常常伴随着一定的道德风险,买之前先要弄清楚是否有必要。这时,应以自己资产的规模和流动性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如果一个人的资产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那么其家人不会因为该人的去世而出现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他对大额保单的需求就不是那么强。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资产主要集中在流动性很差的资产类别,比如私人公司股份或者不动产,那就应该适当地购买大额保单。

  5、如何确定身故赔偿金的多少?

  确定保额的多少,对被保险人来说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如果金额过大,相当于把自己的性命当做一种“投资”,换取亲属的高额回报,这样做暗藏一定风险,但如果赔偿金数额太小,又可能使受益人在被保险人身故后没法得到足够的保障,因此,让亲人在自己去世后和自己在世的时候活得一样好,不会变差也不会暴富,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

  6、如果成立人出现债务危机,其信托内资产会不会被剥夺?

  信托的资产保障功能,是信托各种用途中最常被提到的一点。资产放入信托后,其法律上的所有权便不再属于信托成立人,如果将来成立人碰到债务纠纷,债权人原则上不能追索已经放入信托的这部分资产,并且,即使受益人背负债务,他的债权人也得不到信托内的资产。

  7、家族信托的受托人破产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想做信托的人都会问到,从英美法系的法律上讲,信托资产不属于受托人,不列入受托人的资产负债表。因此,当受托人破产时,法院会指定一家金融机构来担任新的受托人,继续管理信托资产,因此信托资产在法律上是有保障的,不会因为受托人破产而被受托人的债权人拿走。

  8、信托受益人触犯法律怎么办?

  法庭是否有权冻结一个信托受益人的收益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你需要在信托成立的时候就小心规划。虽然,在所有的遗产分配工具里,信托是性能最好的一个,但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了信托安排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信托是否有效,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使用工具的人如何设计。如果受益人作奸犯科触犯法律的话,信托受益是有可能被剥脱的。

  9、慈善信托靠谱吗?

  参与慈善事业,是中国富裕阶层中很多人的愿望,但通过怎样的机构来持有和管理用于慈善的财产,在不同国家则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在慈善信托里,并没有明确的受益人的存在,因此需要有法律确认的慈善目的,才可以认为慈善信托是有效成立的,比如:救护贫困、支持教育、发展公共事业、病人或老年人福利、动物福利、抢险救灾,等等。

犹太人有句谚语:“财富可能归零,智慧却常伴左右”,纵使留给子女再多财富,没有培养好子女管理财富的能力,财富也会被挥霍一空。

  富一代们,对于“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有着深深的忌惮,对财富更有着落不下地的不安全感,而教育,是这些企业家们稀释不安全感的最好方式。他们与所有迫切“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想方设法为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不再缺钱的父辈们倾注大量的资源,培育自己家庭和家族的希望。

  一方面,在商场上,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击败高学历的竞争对手,证明能力并不与学历成正比,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子女成绩单的关注往往超过企业是否拿下一笔大单。即使他们忙于谋利,无暇关注子女教育,也不代表他们对子女教育漠不关心。当然,除了普通意义上的成绩单,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督促孩子学习国学与艺术,在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同时,帮助下一代实现由富及贵的飞跃。

  “上学,上大学,上好大学,上国外的好大学”,这是富一代们整齐划一的子女教育愿景,对教育的重视也的确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富二代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令人刮目相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达86.2%,有43.5%的富二代有海外学习的经历,所学专业也多倾向于经济和商业管理类(数据来源: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

  2010年胡润百富榜首富宗庆后的独生女儿宗馥莉高中开始就在美国加州圣马力诺高中就读,后在洛杉矶佩伯代因大学主修国际贸易;碧桂园集团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市场与物流专业学位;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很满意自己孩子的教育,曾说:“老大是81年的,老二是92年的,一个读的是哥伦比亚大学,一个读的是哈佛大学,他们能够接受完善的教育是我最感欣慰的事。”

  当然,从象牙塔到财富掌门人,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课堂上学来的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与现实严丝合缝。于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富二代培训应运而生,这些培训课程多由专业名师授课,且价格不菲,为增加富二代接班的保险系数,一代企业家们愿意尝试任何有可能提高接班人能力的培训,更何况这些培训班也是富二代们交换名片、扩展人脉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