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财富传承
028-85179073
13980621109
当前位置:首页 > 家族企业财富传承 > 富二代接班指南
富二代接班指南

 

六成中国富豪已过知天命之年,两万亿民间财富将会易主迎新。传承大考在即,中国的富人和他们的子女,准备好了吗?要想让财富顺利传承至下一代, 创一代将面临搞定前妻、搞定合伙人、搞定继承人选的层层挑战,末了,或许还需面对搞定自己这一关。而身为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富二代肩膀上承载着商战打拼与 舆论关注的双重重压,更需在自我价值与家族利益间获取心灵平衡。“子承父业”理所当然的逻辑背后,有着多少路障潜伏在前方?家族企业该如何一一化解,以避 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惨痛局面?

  《新财富》总结了当前中国富二代接班的基本情况及遭遇的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并邀请哈佛商学院家族企业课程主任约翰•戴维斯教授、剑桥家族企业学院首席运营官蔡青蓉女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家族企业课程主任高皓博士等权威,结合海外家族传承案例作出了专业评析,以资处于传承大考中的中国富人家族借鉴。
 
  中国家族企业交接班大考来矣!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与继承人鲁伟鼎、方太厨具的茅理翔与儿子茅忠群已成功跨过这道门槛;最近,刘永好之女刘畅接任新希望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当选2013年“浙江省杰出青年”,也引起坊间无数关注;朱孟依之女、24岁的朱桔榕2013年7月被任命为合生创展董事局副主席后引发公司高层震荡,更成网络热议焦点。

  传承,不仅关系民企控制人家族能否基业长青,其对民企经营的影响亦会传递到地方经济与就业职位上,从而具有社会效应。立足于“新财富500富人 榜”所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国富人传承的形势比想象中更紧迫,未来10-20年,如若传承不力,今日雄踞富人榜之上的众多家族将以大概率事件被甩出榜单之 外,中国民营经济亦可能经历低谷。

      六成顶级富人面临传承大考

  在2013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50岁以上富豪占比为60.6%(附表),这意味着,6成以上的中国富人须直面接班人问题,两万亿民间财富掌控者未来10-20年将会易主,中国民营企业正式迎来交接高峰。

  面临传承的富人中,财富越多、企业越大者所受关注度越高。为此,我们统计了2010-2013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前100名上榜者的情 况。在中国最有钱的这155位(删除重复项后)富人中,更有63%的企业家已经过了50岁的坎儿。其中27位富人年过花甲,对于他们而言,尽管激情支撑着 他们奋斗在一线,但接班人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新财富》对这155位富人的家族和企业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公司公告、媒体报道等公开资料,筛选出有比较详细传承资料的51位富人和与其对应的91位富二代,尽可能全面地核实了后者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到目前为止的管理权及股权传承情况,制作了《中国顶级富二代接班进度表》,以深入研究中国富二代接班情况(见后)。

  从30后到60后,富人传承均在进行中

  在我们筛选出的51位富豪中,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有两位—梁庆德和尹明善,巧合的是,二人的管理权、控股权传承均仍未完成。

  76岁的梁庆德目前仍担任格兰仕集团的董事长,即使其子梁昭贤早已成为格兰仕集团的小梁总。同样奋斗在一线的还有75岁的尹明善,他48岁方始创业,54岁创立力帆。相对跑车,其子尹喜地对家族企业的兴趣似乎并没有那 么浓厚,但也在力帆集团中担任数个子公司的董事长。尹明善和现任妻子陈巧凤所生的女儿尹索微今年26岁,比尹喜地小了16岁。从英国拿到管理学本科学位的她,近两年开始现身于力帆集团公开活动中,要怎么交班,尹明善似乎还没有拿出完全确定的方案。

  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从商者组建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豪华团队,且从首富宗庆后、东方希望集团的刘永行、万向鲁冠球、富华国际陈丽华、美的集团何享健,到新的医药首富叶澄海、沙钢掌舵人沈文荣、中信泰富荣智健等,身家均过百亿。其中,有15位富豪的子女无一例外地现身家族企业的股东或高管名单。

  这个年龄层的富豪在传承上也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尚未受到计划生育的国策影响,他们通常拥有较多的子女来继承家业,如叶澄海之子叶宇翔、女叶宇筠均已出任信立泰高管等。由于父辈年龄已在60岁之上,这些富二代大多已经升至管理层的核心位置。

  在其传承中,长子占据了优势地位。如红豆集团周耀庭的长子周海江在2004年就已接任红豆集团总裁,曹德旺长子曹晖也在2006年就担任福耀玻璃总经理、董事,沈文荣长子沈彬已身兼多职,在沙钢集团层面任常务执行董事、第一副总裁、总会计师,党委书记,还在数个集团下属子公司担任重要职务。

  50年代的企业家则是当仁不让的中坚力量。在《新财富》所统计的155位中国最富有的人中,有一半处于这一年代。这一年龄层的企业家有个明显的 特点,即子女数量显著减少。他们的孩子多半落入80后区间,已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另外,在可统计继承人选的51位富豪中,有28位处于这一年代,他 们的人均子女数量为1.57个。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限制,女儿新势力的崛起成为50后企业家传承的一大特点。在40后富人中,仅有宗庆后一人选定女儿宗馥莉为继承人,而50后企业家显然逐渐抛弃了“非子不传”的传统观念,他们的视野相对开阔。将家业完全交给女儿的不在少数,刘永好之女刘畅、杨国强之女杨惠妍之外,圣农发展傅光明的女儿傅芬芬也已就任控股股东圣农实业的董事长。同时,即使是儿女双全者,多半也会给予女儿相应的发展空间,如许荣茂的女儿许薇薇负责北京子公司,儿子许世坛则负责上海子公司;生了一对龙凤胎的邱光和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儿女平等,儿子邱坚强和女婿周平凡职位相当,儿子、儿媳的持股权也与女儿、女婿的股权相等。

  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尽管50后企业家年龄已达60岁左右,但仍有数十人的儿女尚未浮出水面,在集团官网或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股东名单中均未露面,同样无法通过公开媒体找寻到详细情况,其中不乏本人相对高调者如恒大地产许家印、东方集团张宏伟、长锋房地产童锦泉等人,以及奇正藏药雷菊芳之子。这给其已迫在眉睫的传承大考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60后企业家身上。一方面,他们本身还年富力强,因而从整体来看,披露的儿女传承信息并不完整。丁磊、马化腾、马云等互联网大佬还对儿女们进行了严格的隐私保护。因此,60后富人中,仅史玉柱、李书福、周成建等人的子女持股情况有据可查。其中,史玉柱与前妻董春兰之女史静,因持有12.21%股权出现在巨人网络(GA.NYSE)2012年度财报中,仅次于持有54.82%股权的史玉柱,2013年6月,又因她作为单一股东的Vogel Holding Group连续增持民生银行而闻名。李书福之子李星星则因2012年洪桥集团(08137.HK)借壳上市浮出水面,他如今直接持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10%股权、洪桥集团22.33%股权。

  大半富二代已获家族企业管理权

  从51位富人的传承看,相比引入职业经理人,选择子女接班者依然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这于情于理都再正常不过。一方面,在“家文化”源远流长的 中国,创始人辛苦一辈子打下的江山,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更包含着企业家文化与内在的成就感,儿女更容易理解并珍惜企业存续对于家族的意义。在股权 结构上,中国众多民企都是创业家族一股独大,董事会成员也多为创业期元老,因此,创始人扶持自己子女上位难度并不大。

  另一方面,在法律制度、诚信文化尚缺失的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代理机制还缺乏成熟的土壤,国美黄光裕身 陷囹圄之后,发生的经理人与家族间的控制权之争即是其中典型事件,这多少动摇了民营企业家对经理人忠诚度的信任,也刺激他们更加笃信“外人不如骨肉亲”。 这也促使传承对象早早进入公司董事会或是管理层,全面熟悉企业情况。而在欧美,许多家族企业会要求儿女先在外锻炼三年五载,以使他们在较公平的环境中得到 磨练和进步,如果成绩斐然才有资格进入企业。
法国的爱马仕家族对继承人的培养甚至从其孩提时代开始,中国富人对下一代的精心栽培同样起步很早。海外留学,回到家族企业,在基层岗位上锻炼,再酌机提升,且升 迁速度相当快,这是多数富二代前半段的人生轨迹。刘畅是其中的典型,2013年,刘永好将新希望董事长传给刘畅。此前,刘畅18岁那年就担任新希望集团董事,24岁起担任四川南方希望的董事、副总经理。

  有不少企业家喜欢从企业内单拿一块资产出来让子女们试手。成者,既可锻炼子女能力,又有利于树立其信心与权威;败者,也不影响主营业务及整体资 产。成功过关者在30岁左右一般已经出任集团副总裁,或者是重要分公司的总经理。80后挑起大梁的也不乏其人,如1981年的张康黎,是苏宁环球集团张桂平之子、苏宁电器张近东之侄,目前,他已担任苏宁环球集团的总经理。

  对51位富人家族传承的统计显示,这些家族的91名第二代中,有多达62人已获得家族企业高管职务,而有49人进入集团董事会。未担任行政职务却成为公司董事的有两类,一种如在外创业者,如何享健之子何剑锋、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分别担任美的集团、万达集团董事;另一种如登海种业创业大股东李登海于2013年辞去董事长之职时,由另一创业元老毛丽华接任,李登海之子—其时在登海种业内仅为中级农艺师的李旭华首次进入董事会。

  谨慎的股权传承

  相比管理权的放手锻炼,富人们在股权传承上相对谨慎很多。只有极少数(不到5%)完成了股权的全部传承,如碧桂园地产杨国 强早在2007年,就将股权全部交给其二女儿杨惠妍,后者当年即冲入富人榜,并蝉联两年首富之位。不过,杨国强同时强调,杨惠妍是代理家族持股。在碧桂园 的财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同为执行董事的三女儿杨子莹,目前名下还没有股份,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她无任何股权收益。

  股权完全未进行传承的不少,如张茵之子刘晋嵩、梁稳根之子梁在中、朱孟依之女朱桔榕、叶澄海之子叶宇翔等均已在集团或上市公司中担任重要职务,但名下并无直接持股。创始人在股权传承上的谨慎性更可见于另一个例子美锦能源集团。其创始人姚巨货的长孙姚锦城、次孙姚锦龙轮流担任了上市公司总经理一职,但其股权转移还未完成,姚巨货给了长子姚俊良25%股权,让其成为大股东,自己保留了12.5%股权,同时也给了另5个儿女各12.5%的股权,走上公司舞台的姚家第三代则未持股。这种股权组合使得美锦能源的控制人之位并不牢固。

  相当比例的家族企业选择循序渐进,部分股权得以转移,如刘永行之子刘相宇获得东方希望集团39%股权。而当父子共同持股一家公司 时,90%:10%成为流行的股权组合。如苏宁环球的2012年报披露,张桂平直接持有苏宁环球19.73%股权,其子张康黎直接持有 17.06%股权。而在第三大股东苏宁环球集团中,张桂平、张康黎各自持有90%、10%股权。无独有偶,在万向系三大平台中,鲁冠球与鲁伟鼎分别持有万 向三农90%、10%股权。此外,鲁冠球通过万向经理人激励委员会持有万向集团80%股权,鲁伟鼎未持股;而在万向控股中,鲁冠球未持有股权,应是由鲁伟鼎单独操作。

  未任职高管却提前获得股权传承的第二代,多与富一代婚姻状态的改变相关。如周成建之女胡佳佳目前尚未担任美邦服饰高管,却持有11.37%股权。而在恒逸石化的年报中,邱建林和自己的儿子邱奕博竟然成为了行动不一致的行为人,原来在2011年12月,邱前妻朱丹凤将持有的26.19%浙江恒逸集团股权转移给儿子,令其与同样持有26.19%恒逸集团股权的邱建林成了并列大股东。

  能明确将管理权和股权的继承路径隔离开的富豪,在互联网行业中较普遍。日前宣布退休的史玉柱很早就表示不会安排直系亲属进入公司,也不会考虑空降高管,机会将留给公司内部培养的年轻人。当然,这并不妨碍其女史静持有巨人网络、民生银行的股权。

  控制权是企业的核心所在,父辈的谨慎或许不无道理。在一项基于近20年来香港、台湾、新加坡200宗家族企业传承案例的研究中,香港中文大学教 授范博宏指出,家族企业在继承过程中面临巨大的财富损失,在继承年度(新旧董事长交接完成的一年,通常此交接伴随控制股权交接)及此前5年、此后3年的累 计股票超额收益率平均高达-60%,即股东于企业传承前5年每份价值100元的股权,在传承完成时只剩下40元。在资本市场先行一步的香港,这几年传承不 力的家族企业不胜枚举。《新财富》2012年针对中小板及创业板传承情况的研究也显示:已进行控股权和管理权(董事长)交接的企业,近两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和2010年的权益净利率都低于尚未完成传承的企业,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也明显低于仍由创始者把控的企业(详见本刊2012年5月号《富二代接班:3万亿财富如何传递》)。

  传承是个风险活儿

  古今中外之经验教训无不表明,传承是个风险活儿。中国素有“富不过三代”之魔咒,而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 只有24年,其中只有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 创造价值。

  当创一代不可避免地老去,价值百亿的家产企业如何传递至下一代的手中?他们有没有合适的传承对象?他们的儿女愿否膝下承欢接手家业?他们是否为儿女规划好了传承路径,以使其得到足够的能力、阅历和驾驭一个企业所必需的权威?

  对于财富的新主人,当一份厚实的家业伴随着沉甸甸的责任呼啸而至,他们准备好了吗?是躺在财富上睡大觉,爱咋咋的,我就是个富二代;还是以模糊的面目隐身于父母成功的荫庇之下;亦或努力寻找存在感,利用已有资源,刻画属于自己的财富坐标?

  面对诸多追问和疑虑,每个民营家族企业迟早都会亮出自己的答卷。传承不是简简单单的放权赠股,而是需要全盘规划,统筹考虑,不仅创一代与富二代之间领导理念需要磨合,行事风格需要沟通,还涉及家庭、企业甚至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与配偶间的和睦与否,婚姻次数、子女多寡,以至企业中的控制权结构、高层人事安排、伯舅姑甥姨侄等旁系亲属的职权,与外部供应商、经销商以及政府关系的运作模式,都关系着企业交接班的顺畅与否。

  无论百亿商贾巨族,还是小富即安之家,家族的世代延续和繁衍都是共同诉求。中国在告别了长达数十年的“均贫生活”之后,进入30年的财富增长 期,社会的财富分化在最近10年更进入高峰:10年前荣智健以85.2亿元登顶2004年新财富500富人榜,10年后的首富宗庆后身家已高达700亿 元。当GDP成为社会关键词,当富人家族批量制造,当众多民企面临交接班,当市场空白越来越少而竞争越来越激烈,传承人的挑选和培养不仅决定单个家族企业 的命运,更影响中国未来20年民营经济的健康和活跃程度。

  财富传承之方,古已有之,晋商、徽商中不乏成功绵延百年的大家望族,然而在中国经历了社会文化断层、经济生态变迁之后,他们的经验已无法直接取 道。今天的富二代秉承的也不再是传统的“孝悌礼义”的古训。他们留过洋,见过世面,懂得享受,更身处一个信息触手可及、价值观却支离破碎的新时代。想要成 功接班家族企业,他们所面临的挑战,还将很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创一代在给予儿女相当程度的管理权之时,还牢牢掌控着企业的所有权。对于创始人而 言,选定适当的接班人,制定精细周详的传承计划,合理安排家族内部的股权继承结构,重要性更为凸显。中国的家族企业,多少能安然跨过传承之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