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过世了,房子随便你怎么处理!”“按遗嘱房子归我,凭啥一再推托不过户?!”日前在江阴法院调解室,这样的尖锐争吵,发生在一对为争房产而闹上法庭的母女之间。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样的母子争房闹剧,正在锡城各基层法院频频上演。法官们普遍认为,这既反映了老年人的养老焦虑,也折射出现在年轻人淡薄的孝悌观念。
江阴新桥的曹老汉,在生病期间便立下遗嘱,将自己名下的两套房子分别遗赠给两个女儿。大女儿曹梅分得大房子,但必须保证母亲的居住权。2012年曹老汉去世后,母亲始终不肯协助曹梅办理过户。为此事,曹梅与母亲多次争吵,最后干脆将母亲告上了法庭。“大女儿没有工作,我是担心过户后,房子会被她卖掉换钱。”曹母对法官说出心底话:“到那时我该住哪去?”
类似剧情在基层法院经常发生:父亲去世,母亲想把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儿子不同意,最终对簿法庭;继父照料偏瘫母亲20多年,母亲过世后,女儿却将继父赶出家门,后经法院判决,老人才拿回房子。
老人的养老焦虑并非空穴来风。日前,记者在民丰里社区采访时,遇上了独自蜗居在出租屋的王阿婆。丈夫去世后,80岁的王阿婆将房产分给四个子女。本指望有子女主动担负起照顾自己的责任,但结果是,不但无人愿意照料王阿婆,整日游手好闲的小儿子甚至还“盯”上了老人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每每讲起这些,王阿婆都欲哭无泪。
“很多年轻人在利益面前,忘记了为人子女还有孝悌的义务。”锡山法院东北塘法庭华伟法官介绍说,在一些偏远农村,子女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踢皮球”最后导致老人无家可归的情况并不少见。“法院的判决,只能治标,要治本,关键还要年轻人重拾敬老孝亲的观念。”(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