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国人讲究的是满门忠烈,忠良之后,只是近代以来家族观念没落了,但是,家训文化可不能丢!
一、家族精神遗产,也要传承!
家族的精神遗产包括身份遗产和文化遗产。
身份遗产是一种社会认知,例如姓氏的传承。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讲究传宗接代,姓氏的传承是对传宗接代的最好注解,而且姓氏的传承也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身份的传承。近年来,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多有将已经汉化的姓又改回原来的爱新觉罗的现象。还有一些成功人士,由于各种原因,自己的姓氏无法改变,但仍然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本源姓氏传承给孩子,这都体现了对家族精神遗产的重视。
如果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未成年子女再嫁,往往会遇到子女是否改姓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继子女和继父母之间可能产生真正的父母子女的感情,而且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变更自己的姓名,当然也包括了改姓。对这类问题,遗嘱人是否需要对此订立遗嘱,怎样订立遗嘱才是有效的遗嘱?
文化遗产则是家族人文、道德、理念等精神财富,例如家族祖训等。历史上很多望族的祖训,例如孔子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都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甚至国学的重要典籍。对于希望子女成才的家庭,这种文化传承如何通过遗嘱这一特殊形式进行呢?
相关案例1:成龙儿子为什么姓“房”?
房祖名,明星,而且是大明星成龙的儿子。可是为什么成龙的儿子不姓“成”,要姓“房”呢?房祖名说:因为我爷爷姓房。那你爷爷的爷爷呢?也姓房!房祖名的祖籍是山东,乃唐朝名相房玄龄之后。
在房氏宗谱上,成龙占了一整页,上面写着“卓哉仕龙(成龙本名该叫房仕龙),国际巨星,驰名中外,景仰堪钦”。传到房祖名爷爷那一代时,因为他爷爷在内地做特务,要隐姓埋名。起名字的时候,就因为姓房很容易认出来,就改姓陈。成龙也是到四十几岁才知道自己姓房,而房祖名因为还年轻,就改了姓房,而且要记住祖宗,就叫房祖名。
相关案例2:天下第一家 “义门陈”
据记载,江西“义门陈”历史源远流长,陈旺为义门陈开基祖。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建庄,至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分庄,陈氏家族创造了332年聚族而居的历史。其代代相传的忠孝敦睦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堪称“万家和谐的历史典范”、“聚族同居的世界奇观”。
陈旺自开基以来,以勤俭耕读传家,孝义相处,建书堂,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使义门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义风蔚然而日益昌盛,为义门陈氏后来聚居数千口、合炊几百年奠定了文明的良基,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典型的、罕见的封建家庭组织。
历朝嘉奖
义门陈受到历代皇帝的嘉奖。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公元885年)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并赐一联“九重天上书声旧,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这也是“义门”的由来。
唐昭宗李晔于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御笔亲题“旌表义门陈氏”。由此即定名为“义门陈”。南唐王李昪于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赐匾一块,上书“义门”二字。宋太宗于淳化三年(992年)御笔旌赐“义居人”,并赐联“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
宋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宣第七任家长陈兢入朝时,御赐“至公无私”匾,并下诏将“义门家法”收藏于国史馆,赐王公大臣各一本。又于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旌赐“忠孝世家”,还赐诗一首:“金门宴罢月如银, 环佩珊珊出凤城。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以示赞颂。并遣内侍裴愈赐御书三十三卷,在义门敕建御书楼,赐“真良家”御匾悬挂门首。宋朝裴愈题写了“天下第一家”匾额,因此世人皆称江州义门陈氏为“天下第一家”。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三日,宋仁宗以弘扬孝义、派作忠孝典范为由,分析义门陈时,御笔“义门世家”赐悬于各分庄门首。在赠义门分庄一诗中写道:“江洲久著义门庄,珠辉玉廊孰同行。蒂固根深谁与并,庄上分庄岁月长。谩夸诗礼追邹鲁,须信簪缨赛谢王。子孙各知道义范,永于舜德有重光。”时年,义门陈氏建庄已历时332年,3978人聚居合炊。
百犬同槽
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赵匡义到义门视察。君民共宴后,随臣张泊、裴愈上奏说:“陈家人崇尚道义,连家里的狗都能效仿。”
太宗一听,才发现家里养了很多狗,于是问怎么回事?家长陈兢回答说:“臣家里养了一百只狗,都在一个大槽里吃饭,而且只要有一只狗不到齐,其他的狗就不会开动吃食。”太宗觉得太奇怪了,于是同陈兢一起到犬舍去看。陈兢令人端来一百个馒头,然后击鼓。群犬应声而至,各叼一个馒头,但却站立不动,并不开吃。这时,只见一只小狗叼了一个馒头往外走。大家跟过去一看,只见小狗把馒头放在家中一只老狗面前,然后返回,轻吠一声,众犬才开始吃。
太宗惊叹不已,遂在犬舍门上亲题一联“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中异类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内同声共护门”。《中国姓氏通书》将义门陈“百犬同槽”称为世界奇观,因而有“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之说。
铸造家币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宋真宗听说义门陈氏“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一十五代未分居,农夫不怨耕田苦。”惊叹不已,连命义门族人进朝加爵,并额外恩准铸造义门家币以示荣宠(海外至今仍有人收藏了铸有“义门世家”字样、外圆内方约一寸直径的铜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因为只有国家才能铸造钱币。御笔赐联“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 合宴五百年天下无双”。
后裔繁昌
现在,散居海外的义门后裔达400万之众,在大陆居住的有4000万之多,台湾有“林、陈半天下”之说。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陈宝箴、陈寅恪、陈独秀、陈云、陈毅、陈赓、陈诚、陈立夫、陈果夫、陈铭枢、陈布雷、陈济棠,香港巨富陈启宗,中国首善陈光标等,都是“义门陈”迁到各地支派的后裔。
作者解读:家训文化是永葆家族生命力的法宝
家族的延续靠什么?金钱,地位,身份,武力,资源,还是人多势众?
读过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不论一个家,还是一个国,还是一个民族,这些都不能让他们生生不息。只有一脉相承的文化,才能荫庇子孙后代。有人说,我没文化,怎么办?
谁说你没文化!你的姓,你的名,你的作派,你的风格,你的看法,你对家人的影响,你说的话,你的贡献,等等,都是文化。你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不会不留一点痕迹地离开,你是家族传承的一部分,这就是文化。
核心提示:怎样通过遗嘱传承家族的根
姓氏是家族的根。
对姓氏的问题,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意见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作为自己的遗言,其他法定监护人、相关的人和未成年子女自己一定会予以某种考虑和重视,至于是否更改以及如何更改,子女在思想成熟的过程中自然有自己的选择。
对家族精神遗产的传承,遗嘱人可以另立嘱托,将有关的家族来源、传承、事迹和人生感悟专门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这种用生命写成的文章,一定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是家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二、家训是家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早的家训是周文王留给周武王的遗训,称为《保训》。此后,家训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发展,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大到治国平天下、修身励志,小到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婆媳关系,从孔府的《孔子家语》,到历代帝王的《遗训》、《遗诏》,到第一部家训专著《颜氏家训》,从平民家训《袁氏世范》,到至今仍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家族的《钱氏家训》,再到家训的集大成者《曾国藩家书》,家训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震撼,最亲切,最影响深远,最深入人心的一部分。
相关案例:《钱氏家训》与中国历史上大师、院士最多的钱氏家族
中国人都知道两弹一星元勋中有著名的“三钱”,即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但很少人知道,他们竟是来自同一个家族,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家族还诞生了许多影响中国历史的大师。
钱氏家族究竟涌现了多少名人,以下的名单也许足以震撼每一个人:“三钱”: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五四运动的重要主力,倡导白话文的先锋之一;
钱伟长的叔父,钱穆,是中国现代国学大师;
钱穆的女儿钱易,是中国工程院士;
钱学森的堂弟钱学榘,是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波音公司总工程师;
钱学榘的儿子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的哥哥钱永佑是神经生物学家,兄弟俩都在十几年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钱钟书,文学大家,《管锥编》和《围城》在他活着的时候已成为不朽之经典,其父亲钱基博,近代著名古文专家、文史学家、教育家;
此外还有前外交部长钱其琛,工程力学专家钱令希,金属物理学专家钱临照,经济学家钱俊瑞,以及钱鸣高、钱保功、钱钟韩(钱钟书堂弟)等两院院士;
近代钱家确乎出现了人才“井喷”现象,有人编成绕口令这样描述,“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而历朝历代,钱家人才更是辉煌。宋代钱昆,官至秘书监;明代钱福,殿试和礼部廷对都名列第一,后任翰林院编修;钱士开是万历年间殿试第一名,后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明末清初,文学大家钱谦益也是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清朝乾隆年间,进士钱大昕被称为“清代史家第一人”。乾隆年间,钱棨历获县、府、院、乡试、会试、殿试六个第一,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中六元”之人。此外,清代著名藏书家钱曾、学者钱塘、钱仪吉,书画家钱沣、钱陈群,书法家钱坫,画家钱杜,篆刻家钱松,诗人钱鲁斯等等。
这些人,都是吴越王钱镠的后人。这绝非偶然,钱氏家族成功的大秘密,是世代相传的家训。早先,钱氏家族每有新生儿诞生,就要全家人一起恭读《钱氏家训》,可惜这个传统在近代断了。
《钱氏家训》基于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角度出发,为子孙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钱镠在临终前,曾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一千多年来,遗训和《家训》世代相传,更得到子孙后代的身体力行,成为立族之本,旺族之纲,形成了崇文倡学、徳才并重的钱氏家风。
吴越王钱鏐是钱家人发奋学习的榜样。他出身贫寒,却从小酷爱读书,直到晚年还坚持阅读,并立下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秉承这样的家学渊源,钱玄同父子、钱均夫父子、钱穆叔侄、钱学熙父子等钱氏后代,都是勤奋好学的典范。
为了让族中的贫困子弟有书可读,钱氏家训规定设立义田、义庄、祭田,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必须作为教育经费。这种早期的“教育基金”模式,保证了钱氏子孙无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钱姓子弟不分贫富都能上学,国学大师钱穆兄弟及力学家钱伟长都是在义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
作者解读:家训是家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家训,是家庭或家族对晚辈教导或训诫的话。它的表达形式深刻隽永,它的意境陶冶情操,它的价值催人奋进,它的精神感召心灵。正是这些让人积极向上的文化情愫,怡悦人们的情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心理结构,强化理想信念,构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素养。
家训体现了治家的文明规范,是不断进取的精神加油站,能够让人“广见闻,增智虑”,明礼仪,懂事。执守正道,合乎礼法,这正是今天“现代家训”之意义所在。
核心提示:家训来源于一生感悟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传奇,经历了传奇的人,总会有自己的感悟,这种感悟如果能传递给子孙后代,一代代地积累下去,能形成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脉络。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话:“人遗子,金满籯,我遗子,唯一经”。这本经,也可以是一本咱们自己家里的《家训》。这是多可贵的礼物!
三、现代社会中应如何传承家训?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特别是改朝换代的时候,物质财富、物质文明被极度破坏,到了极端残酷的程度,但是,中华民族仍然一脉相承地传承下来了,依靠的,主要是精神和文化的力量。这其中,家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然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失去了信心,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开始批评,开始颠覆,西学东渐,中国人在开放学习的同时,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保留得不够。颠覆得最彻底的,应该就是家训了。破除封建,破除家长制,首当其冲,就是破除家训。文革后的中国,人口流动,现代通讯手段多样,生活节奏加快,原有的家庭格局被彻底打破,家训文化似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相关案例1:抢救父母“精神财富”
据报道,辽宁省台安县农民钱国宏做了一件震动十里八乡的事情。他用两年时间,协助父亲写出28万字的回忆录,出版《烽火年轮》一书,用DV记录母亲祖传的织绣手艺,并整理出2万多字的《辽南家庭绣工概要》。
钱国宏的父亲是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亲历大小战役七十多次,身上留下的弹皮就有2块。退伍后,他一直在家务农,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钱国宏母亲的织绣手艺乃是祖传,已传了五代。母亲绣出的织品颇似蜀锦,质地坚韧而丰满,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不俗,尤其是“龙凤呈祥”、“蝶恋花”、“鸳鸯戏水”等织品色彩明快、层次分明,针脚细密,粗细匀称,龙飞凤舞,波起花绽,栩栩如生,既富丽堂皇又富有韵律。
随着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钱国宏想,年迈的父母历尽沧桑,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与物质财富相比,这些“精神财富”是无价瑰宝。父亲经历过那么多的战事,母亲的“独门绝技”,这些都不能失传。
于是,他“游说”两位老人。一方面给父亲整理回忆录,一方面用DV记录下母亲织绣的整个过程。他和父亲共同商定了写作的提纲,敲定了每一篇回忆录的题目。回忆录分四个部分:辽沈战役、南线追歼、湘西剿匪、异国烽烟。同时,他和母亲一起,母亲口述、他笔录,把织绣的各个关键环节、要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随后由他整理成了2万多字的《辽南家庭绣工概要》一文。
钱国宏家把这两件事当成家里的“一号工程”,前后耗时两年多时间,其间的辛苦自不必说。欣慰的是,如今,一书一文一碟全部告竣,两位老人的“精神财富”终于抢救成功!乡亲们都说钱国宏“眼光长远”、“见地独特”,因为就在一些青年人觊觎父母的别墅、存款、家产等“物质遗产”时,他却慧眼独具保留住了父母的“精神财富”。
钱国宏认为,在他父母的“精神财富”面前,一些人丰厚的“物质遗产”都将逊色三分,甚至黯然失色。
作者解读:重视家庭精神财富,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钱国宏虽然是个农民,但在精神上,他绝对是个富有的人。当想到年迈的父母总有一天要离去,他站在社会和家族的角度考虑,及时抢救家庭的精神财富,比考虑那些房子、存款重要多了。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一代武术宗师叶问,他的得意弟子李小龙从美国回到香港后,说服师傅录制了一套咏春拳的记录影片,这套影片拍得如此及时,因为12天以后,叶问就与世长辞了。
是啊,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一百年后,房子、存款都会成为身外之物,而能留给子孙后代的,如果能有几句话,几篇感受,几句箴言,几本秘诀,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才是无价之宝。
一些人,自己都六七十岁了,还要去争夺父母留下的房子,争到了又怎样?有人说,是为了孩子。但是,他们是否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家人挥戈相向,手足相斗,让这些晚辈们如何相处,情何以堪?
倒不如像清代文学大家、一品大员张英那样,当家人与邻居因砌墙发生纠纷而来信寻求支援时,在给家人的信中,张英这样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相关案例2: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既是影响当时时局的重要政治人物,又是国学大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其后世也有好几位大师级人物,可称为“学术世家”。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家,梁启超的家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亲密的亲子关系
1922年到1923年间,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梁启超写道:我的宝贝思顺:我接到你这封信,异常高兴,因为我也许久不看见你的信了,我不是不想你,却是没有工夫想。
在另一封信里,梁启超写道:我的宝贝思顺:前书想收。我很后悔,不该和你说那一大套话,只怕把我的小宝贝急坏了,不知哭了几场。我委实一点病也没有,若有,我不能不知道,但君劢(张君劢,著名学者)相爱太过,我也只好容纳他的好意。
梁启超当时受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已经开始用白话文写家书,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家庭气氛、与子女的关系,不但与那时一般官僚政客截然不同,即使与一般的知识分子家庭也有不同之处,家人之间平等相待,对子女没有板起父辈的面具,有的只是特有的亲密关系。
梁启超的长女梁思顺生于1893年,当时已经与周希哲结婚。梁启超仍然以“宝贝”称呼,对其他几个孩子,例如二女儿思庄称“小宝贝”,两个儿子思成、思永则称“不甚宝贝”,梁思忠、梁思达是“忠忠”、“达达”,梁思懿是“司马懿”,“六六”是梁思宁,而小儿子梁思礼则称为“老baby”,或者“老白鼻”。
2.民主的家风
1924年,梁启超前妻去世,梁启超在处理了前妻后事后,给在大洋彼岸留学的孩子们写了一组家信。在信中,他讲到了几件事情:
一是前妻因乳腺癌去世,梁启超在信中向子女们坦白地承认,“我总觉得你妈妈这个怪病,是我们打那一回架打出来的。”
二是把家里的收入和积蓄、葬礼的费用、投资的情况,在北戴河买别墅是否必要,将来如何处置等财务信息一一和孩子们说明。
三是对孩子们的未来计划怎么安排,孩子们留学的学费他都留好,只有最小的才一岁多的梁思礼,他的留学费用由哥哥姐姐们将来负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家中的民主之风。不但将家中的财务公开,把孩子们个个当作家中的主人公,而且让子女树立独立的意识和人格,就连夫妻之间这种本没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的事情,也坦白地告诉他们,取得他们的原谅和信任,这是梁氏家庭成功的秘密之一。
3.趣味学习
梁启超发现当时的年轻人到欧美留学,主要是学习实用的科学技术,很多人由此沉溺于书堆之中,失去了生活的艺术情趣,失去了人文色彩,他对此忧心忡忡。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他时时刻刻注意让孩子们保持对生活、对人生、对学问的新鲜感和幸福感。他自称为“趣味主义者”,是“浑身浸泡在趣味之中的人”,同时以此来影响教育子女。长子梁思成虽然是学建筑学的,但人文学养十分丰厚,高中毕业就翻译了英国威尔斯的《世界史纲》,他的美术知识和艺术修养也是一流的,和夫人林徽因的小家更是三十年代文人的沙龙热土。即使这样,梁启超在家信中还担心他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想你们采参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作者解读:现代社会中如何形成和运用家训?
家训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再像以前封建社会那样,板起面孔来教训孩子,强制家人要做这个,不做那个。在通讯发达的时代,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书信往来,鸿雁传书。
面对新形势,我的建议是:
1.坚持现代思维
现代思维就是平等、民主。
现代家庭既要有规矩,有章法,更要民主,要和孩子们做朋友,平等相处,让孩子认识各种决定、规则和经验教训的意义,而不是一味服从。
现代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承认父母也有局限性,也需要提高和学习。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感悟做父母的艺术,逐步完善自己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因为有了孩子,才成为父母。
2.运用现代工具
电子邮件、短信、便签纸、即时贴、微博、QQ、MSN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家训的载体,行文可以亲切一些,而且一定要短,如果会的话,火星文也很好,让孩子愿意看,看得进去,想得真切。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在儿子床头贴一张即时贴,写上一句话,画一个小红心,对儿子予以提醒、引导、鼓励,字句虽短,对儿子的影响却深。
3.身教为主,言传为辅
如今的父母最杯具的是什么?是你这边口水都快成为湖水了,他那边还是干涸的耳朵 根本听不进去。现代家训要以身教为主,多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在哪里,适时予以引导,话不在多,一两句就行,只要打在他心坎上,哪怕是一两滴雨水,也能培育出好苗子来。